1949年5月,上海解放的捷报传到北平,毛泽东非常高兴。他给陈毅发去了热情洋溢的祝捷电,并就稳定秩序、恢复生产等工作作出了许多指示。在这些电文中,毛泽东专门给陈毅布置了一项任务,让他保护好宋庆龄,并尽快登门拜访。陈毅收到电文后,很快就造访了宋庆龄。对此宋庆龄感到非常高兴。出于当时治安状况的考虑,陈毅还给宋庆龄派去了一支精干的警卫队。
这时,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摆上了中国共产党的议事日程。随着筹建新中国和召开新政协时间的临近,毛泽东越来越迫切地希望宋庆龄能来北平共商国是。毛泽东决定派邓颖超专程前往上海,携带毛泽东的亲笔信去看望宋庆龄。
宋庆龄并非不愿参加筹建新中国的工作,而是她曾发誓再不踏上北平的土地。因为这里是孙中山故去的地方。接到毛泽东的信,宋庆龄心情十分复杂,一时拿不定主意。对于宋庆龄的心境,毛泽东十分体谅,在从6月底到8月下旬的50多天里,他没有再直接催促,而是静静等待。
终于,8月26日,传来了宋庆龄从上海启程的消息。毛泽东兴奋异常,他马上去翻看日历,扳着指头计算路上的行程和抵达北平的时间,期望之情,溢于言表。
1949年8月28日,毛泽东打破一贯的作息习惯,早早起了床,招呼身边工作人员,好好准备,他要亲自到火车站迎接。刚吃过饭,毛泽东就换衣服。这是一套他平时不大穿、只有迎接知名人士时才穿的衣服。离宋庆龄专列到北平的时间还差一大截,毛泽东便急着要去前门火车站,工作人员左劝右劝,毛泽东才没马上动身。他点燃一支烟,在屋里来回踱步,不停地看手表。最后,他把还没吸完的烟一扔,大手一挥,说了声:“走!”便大步向门外走去。
下午3时45分,毛泽东乘汽车到达火车站。此时离专列到达的时间还有整整半个小时,大家劝毛泽东去休息室休息一下,毛泽东执意不肯。他点燃一支烟,面对着火车来的方向,静静地等候。
4时15分,火车进站了,毛泽东立即扔掉手中未抽完的香烟,整整衣服,快步向火车跟前走去。在车厢门口,毛泽东双手紧紧握住宋庆龄的手,高兴地说:“欢迎你!欢迎你啊!一路上辛苦了!”宋庆龄也很高兴:“谢谢对我的盛情邀请,热情地祝贺你们。”毛泽东诚恳地说:“新中国的筹建,很需要孙夫人的帮助。对您的到来,我们期盼已久!”
在毛泽东的陪同下,宋庆龄走下车厢,在热烈的掌声中来到月台上。当晚,毛泽东亲自主持了宴会,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出席作陪,欢迎宋庆龄的到来。宋庆龄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