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海沧区找准自身比较优势,在人才政策、人才引进和人才服务等方面走出了一条差异化人才发展道路。
该区引导企业共同参与制定人才政策。区内拥有海西最大的石油交易平台,石材、红酒、糖等交易平台也相继成立,对于具有大宗商品市场行业管理经验和具有金融、期货、进出口等专业背景的人才需求旺盛。为此,该区组织各个行业的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在广泛征求会员企业意见的基础上,牵头起草政策文件。
该区先后与美华药协、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产业人才引进与项目合作。出台教育、卫生、文化、社工等四个专项政策,加大社会事业人才引才力度。2013年,教育系统吸引了72名名校长、11名省特级教师、40名省级以上学科带头人。
人才服务突出资金、平台、管理、环境等“四位一体”。资金扶持贯穿创新创业全过程,如新药研制,进入临床各期和产业化阶段将分别给予50万元、100万元扶持,激发人才持续创新的动力。采取“政府资金引导、企业技术管理、高校人才支撑”模式,先后投入超过2亿元,打造了闽台诊断产品创新创业园、厦门小分子创新药研发等10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区级政务服务中心,102项行政审批事项办结时间压缩至法定时间的34%,马上办结事项38项,为人才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